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學生勞動者」視角的出現– 一個初步的思考

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
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51865

思考:臺灣學運中「勞動者」視角的出現

最近,由於大學兼任助理納保問題引發的一連串校園運動,包括東海大學成立臺灣第一所私立大學的校園工會,讓我經常在思考一個問題:這種「勞動者」視角的出現,是有什麼樣的歷史變遷、社會環境、論述發展的原因促成的呢?

80年代迄今的臺灣學生運動,最早是從台大為首的校園普選運動開始,到了1986年,臺灣各大專院校紛紛出現了以爭取言論免審稿權和校園民主為主題的地下刊物,並出現許多以地下社團形式運作的行動團體。「爭取言論自由」與「學生自治」幾乎是當時各校的共同主張,並促成了後來許多學校的學生會的產生。

「爭取言論自由」和「學生自治」,和80年代末期臺灣社會風起雲湧的反威權、爭取民主化的運動,若合符節,強調的是學生做為校園內的政治主體、校園公共事務的參與者的角色,突顯的是學生身份的政治面向。

相較於前述的校園民主運動,反高學費運動或可以稱之為臺灣學運的「經濟面向」表現。臺灣學運的反高學費運動,可以以1989年,數個學校學運團體連提出「工農子女教育補助」,要求比照軍公教子女所享有學雜費之優惠為濫觴。

其後在1993年,跨校性學生團體「私校聯盟」學生五十多人到教育部丟雞蛋抗議。訴求:降低私校學費、提高政府對私校的補助、縮短公私立大專院校間教育資源的差距、工農子女教育補助。「私校聯盟」的運作經驗,是後來90年代中期北部重要的跨校學生團體--「例會」的組成基礎。

在1998年的「九八教春」後,反高學費運動變成北部學運很重要的實踐議題。此後「反高學費行動聯盟」每年持續的行動,一直到2008年都還前往教育部前面抗議。2009年還拍攝了一部介紹反高學費運動歷史的短片--「粉墨登場」。

反高學費運動至今依然方興未挨,但是其在經濟面向上的思考,主要還是從學生做為一個消費者,或者頂多延伸到學生做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業後備軍」、「勞動後備軍」的角色。當時思想基進而左傾的「反高學費聯盟」曾經提出過」向「企業徵收紅利稅」的主張,即著眼在學生在校園內的學習,『將來』即在社會上為資本家進行勞動生產,還是著眼在學生做為「未來」的勞動者身份,或者說聚焦在大學校園做為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的角色。

除了以上前兩者外,從1987~2005年,中部的東海大學獨樹一格的「校園空間運動」(校園規劃議題),雖然也有政治(校園民主、要求學生參與校園規劃決策)與經濟(集體消費、對教育資源分配的反省)的面向,但綜觀其歷史,主要還是以「文化」(校園認同與文化主體性)的面向較為突顯。

總結以上在2005年前,臺灣學生運動在校園議題上表現出的政治、經濟、文化三個面向,如同我前面文章所述大概在2007~2008年間,有一種將學生視為校園勞動者的意識或者說視角開始出現,從2008年開始組織化的青年勞動九五聯盟,到2011籌備、2012年正式成立的台大校園工會,這兩個實踐取向都不同於過去的學生運動,究竟是怎麼出現的呢?

同樣是「勞動者視角」,如果把九五勞動聯盟視為著重在學生在校園外的勞動者角色,而校園工會則是校園內的勞動者角色。那麼九五聯盟的出現,或許反應了從2000年以後,臺灣的產業發展中,服務業的角色越來越重,「7-11」變成了臺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2007年第一本研究臺灣的連鎖加盟服務業的勞動體制的社會學論文--吳偉立的《圓夢捷徑?連鎖加盟制度中的創業、「資本」,與台灣資本主義》出現,都顯示了連鎖加盟服務業或者服務業越來越成為臺灣經濟發展與勞動體制中的重要角色,而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不論是國高中或是大專生,都在其求學時捲入了這個經濟體制中。

從90年代以降的反高學費運動中,對於「教育市場化」的警戒與批判一向是其意識形態的核心。90年代中期臺灣的教育改革進程中,其強烈的「鬆綁」、「去管制化」的色彩,在當時即有一個主要以文化草山學會的人際網絡為核心組成的學生運動團體--「佐苗」提出批判,「九八教春」後的反高學費運動中,這樣的思維依然延續著。初步看起來,在2008年以後這個高等教育市場化的趨向,似乎更加劇烈。台大學運在校園工會成立之前,先有2009年的「男十三舍宿舍搬遷」事件,以及「百大維新」的校園遊行,對於台大校方一味瘋狂追求「頂尖大學計畫」,以「進入百大」為目標,卻忽略核心價值以及師生權益的作法提出強烈批判。2010年由於台大校方刪減校內兼任助理薪資,台大研協開始製作「研究生勞動調查報告」,並在2011年展開漫長的法律、公文鬥爭,籌備成立台大校園工會,最後於2012年正式成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的是90年代學生運動所批判的「教育市場化」的趨向,已經深入大學校園,影響的不只是學生做為勞動再生產的角色,更擴及到學生在校園中的非正式化勞動--兼任助理的勞動者角色。

當然,國家在勞動管理中的角色的變化,也必須納入考慮,過去向來對於臺灣的勞動體制諸多不合法的現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國家勞動管理單位,如今卻因為這個那個的原因(尚有待深入分析),不得不對於兼任助理納保事件主動提出說明,而後在2015年開始在各校引發了一連串的校園運動。

相較於輿論皆以為是學運新世代的開端,但其實無甚新意的「野草莓」,這個從從2008年「九五勞動聯盟」到2012台大校園工會,所展現的臺灣學運中的「勞動者」視角的出現,對比於從80年代台大校園普選運動到野百合,一直到反高學費運動以降的臺灣學運實踐取向,不啻為臺灣學運實踐在認識論上的一個大跳躍。究竟這樣的轉變如何出現?前述的文字只是對於歷史與事件的變遷做個簡要的整理,至於真正的結構或實踐上的變化,究竟為何?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圖為1989年東海人間工作坊幹部參加1989年928大學法遊行時,手舉「減免工農子女學雜費」訴求的布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