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勞工運動的社會化、政治化及其他 ---關於台灣當前階級運動的一些討論/丁勇言 邱毓斌

勞工運動的社會化、政治化及其他

---關於台灣當前階級運動的一些討論

 丁勇言 邱毓斌


(資料來源:《野百合通訊》第六期,19945月)
(字體加黑底線強調為校訂者所加)



前言
  在參與完今年一月高雄縣議員選舉之後,我們對於目前工運的發展情況做了一次討論,以下便是一些回憶整理。

現在是『階級形成』運動
  現今社會的生產方式以有更細緻之分化,在台灣小生產者及服務業受雇者之數量已超越產業工人。所以「生產工具的有無」作為階級的唯一判準,過於粗糙而且並不太具有實踐上的意義;大廠集中的藍領勞工、小廠分散的藍領勞工、服務業工作者、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原住民……都可能成為運動對象。但是由於自七零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多只見政治動員,因此這些對象並未具有階級經驗;這些人只是客觀存在的「階級」,並不具有階級動員的必然性,因此過去十年迄今的過程應屬「階級形成」運動階段--- 一個啟蒙、形成共同經驗、出現集體意識的嘗試階段--- 而且尚未完成。

  透過這個「階級形成」階段,階級運動應該提出一種新的對立面思考方式,來改變目前諸如 /獨、道德/不道德、省籍、派系等的對立。也就是說透過運動去形成階級認同、藉由共同的生活經驗、行動經驗而進一步形成階級意識。

勞工運動社會化不應該只注意工作領域的鬥爭
  階級運動應由生產領域擴及分配領域和消費領域(如抗稅、反高學費運動等),避免形成工會主義、經濟主義,勞工運動不應是壓力團體。運動議題應延伸至社會中,環保、婦女解放、種族、反賄選等都應進行,不過必須承認這就目前多數自主工會幹部來說仍是困難的事。台灣社會的兩極化是隱晦不清的,面對組織化的藍領勞工之外的勞動者,階級運動議題必須要社會化(亦即具有社會滲透性),針對不同性質(所謂性質是指勞動條件、社經地位、實際收入……)的群眾提出較為細緻的運動策略,運動才有可能成長。

組織工作者與組織
  組織工作者的兩個主要來源知識分子與勞工。前者易犯只說不練、隨興參與、強勢領導等錯誤後者則常有如上段所述的問題「質」的問題必須時時刻刻被拿出來討論。另外,「量」的方面永遠是不夠的,鼓勵多一點人投入是必要的。目前工會方面一般多止於理監事的投入,而知識分子的投入參與程度更差。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白領勞工運動仍未蓬勃發展,但目前一些白領工會幹部的運動能量相當具有爆發性。

  階級運動的組織不應是菁英領導式的,組織工作者的任務就是要使基層組織能發出自主的聲音,才能掌握正確的運動方向及穩固的組織實力。倘若缺乏穩定的動員系統及草根經營,就不是一個健康、有力量的運動。

勞工運動政治化---階級運動是政治運動
  國家機器的奪取是解決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因此階級運動不應迴避任何重要的政治議題,必須將其社會基礎轉化成政治力量,因此迴避政治參與的階級運動實為畫地自限。

  但要提醒的是,運動政治化的討論不只在參選、組黨的表面意義上。政治化不代表政治活動取代了原本的社會運動,而是將運動由原有的在民間社會層次擴展到國家領域去,也就是說,組黨不是組一個選舉機器,而是一個群眾黨,一個運動黨。另外,如果政治化的過程仍複製原有的社會關係(資本邏輯、威權侍從關係、父權宰制等),那麼這將不具任何運動上的意義。所以在實踐上,如果缺乏一定的組織基礎、動員實力,以及最重要的運動路線,任何的參選活動都有背叛的可能。




資料來源/《野百合通訊》第六期,19945月出版
重新打字/廖緯宸
校訂排版/解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